激活安全“细胞”,灵川县筑牢矿山安全防线

字体:【
打印

——以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激发全员安全治理动能

安全生产是矿山发展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矿山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灵川县应急管理局积极响应号召,大力推进辖区矿山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有效激发全员安全治理动能,取得显著成效。

制度先行,构建安全治理新机制

矿山发展,安全为要。为破解隐患排查“单兵作战”困境,灵川县应急管理局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全力推进辖区矿山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压实到每一位从业人员身上。截至目前,辖区内7家正常生产、建设矿山已100%建立该项制度,累计收到从业人员上报隐患10条,隐患整改完成率达100%,发放奖励资金0.23万元,成功防范了多起安全事故发生,激活了矿山安全管理的“最小细胞”。

典型案例,彰显制度激励实效

2025年4月25日,灵川县洋华建材有限公司上演了惊险一幕。电工邹志刚在巡检中发现配电柜异常缺相报警,然而几分钟后又恢复了正常,凭借专业判断,他意识到这可能会造成设备损坏,还存在触电风险,于是立刻电话上报给安环部。安环部接到报告后,马上到现场进行核查,一个小时后设备再次出现短暂缺相报警,最终发现是外线绝缘护套损坏所致,公司随即安排人员进行更换,避免了设备损毁和人员触电的风险。邹志刚因及时上报隐患获得200元奖励,成为企业安全管理“吹哨人”的典范。

图为矿山工人进行隐患排查

2025年6月11日,灵川县崖湖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也借助这一制度优势化解了风险。生产部维修车间工人胡劲松在车辆维修作业时,敏锐察觉到氧气瓶压力表外层保护壳破裂、指针模糊的安全隐患,立即拨打公司内部隐患报告电话。安全科接报后迅速响应,当场下达整改通知单,要求48小时内完成压力表更换与气瓶固定装置安装。依据公司奖励制度,胡劲松获600元现金奖励并通报表扬,他严谨细致的安全意识成为全体员工学习的标杆。

长效推进,共绘安全发展蓝图

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灵川县矿山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正推动着安全管理模式发生深刻改变。下一步,灵川县应急管理局将持续深化制度运用,通过扩大宣传覆盖面、优化奖励标准、强化部门协同等方式,进一步激发企业与员工参与安全治理的内生动力。同时定期开展案例分析与经验交流,推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为辖区矿山安全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