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天眼”守护矿山安全 智能化巡检开启新篇章

字体:【
打印

在传统印象中,露天矿山监测主要采用全野外测量方式(GPS-RTK或全站仪实测)进行测量及储量计算等工作,并总是与工作人员攀爬边坡的艰辛画面联系在一起,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一场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大规模应用无人机技术于矿山日常安全巡查与专项检查中,以其高效、精准、安全的特性,为矿山安全生产装上了“智慧之眼”,开启了智能化安全检查的新模式。目前,安全技术中心正在积极拥抱新技术,探索检查新模式。

今年6月份开始,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广西局安全技术中心通过外聘测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培养部门无人机飞行舵手自行操作等方式,共为荔浦市三宝矿业等12处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开展无人机全领域覆盖、无死角巡查、近距离观测等安全巡查工作。通过搭载正射相机、多光谱相机、激光雷达等专业载荷,生成高精度三维实景模型、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等,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精准识别矿山边坡位移、裂缝发育、非法开采、道路坡度角度等细微变化,实现隐患的早期发现和定量化评估,协助安全技术中心完成对矿山的安全风险辨识及事故隐患排查等安全技术服务工作。

同时针对部分矿山环境复杂,高陡边坡、深部采场、排土场等区域巡查难度大、盲区多且存在滑坡、坍塌、落石等潜在风险,无人机的引入也解决了上述工作问题。检查人员无需亲临高风险环境,在安全区域即可远程操控无人机完成检查,极大降低了安全风险。

无人机的翱翔,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安全管理理念的升级,无人机应用的成功实践,是安全技术中心推动智慧矿山建设、强化本质安全的重要一环,也为推动广西区内矿山领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成功实践范例。未来,安全技术中心将继续探索和应用前沿科技,让科技力量成为守护矿山安全最坚实的翅膀,为矿山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