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之力筑牢事前预防防线

字体:【
打印

每天,数以万计的矿工深入地下数百米深处工作,他们的安全不仅依靠先进设备和严格规章,更需要扎根于心的安全文化作为最终保障。

矿山安全,关乎生命,关乎家庭,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然而,依然严峻的安全挑战告诉我们,仅有制度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安全文化作为预防事故的“软实力”,正日益成为非煤矿山安全监察工作的核心焦点。它通过塑造思想、凝聚力量、指导行为、培养习惯,最终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

一、安全文化建设,非煤矿山安全的深层保障

安全文化建设对于非煤矿山企业具有战略价值。它不仅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升华,更是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的深层保障。

通过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全员安全技能与安全意识,避免人的不安全因素,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当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展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要求必须从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全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方面提升安全建设。

二、现实隐患,凸显安全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尽管安全文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广西非煤矿山领域仍然面临诸多安全隐患。安全管理意识淡薄是首要问题。

一些矿山企业领导无法处理好安全生产和企业效益的关系,重矿山开采效益而忽视安全。部分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理解不透彻,特别是领导层缺乏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关注。

安全管理工作基础环节薄弱同样值得警惕。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及制度不健全,使得很多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无法起到安全管理的作用。

此外,安全文化建设的监管力度不够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受到人力及设备条件的影响,安全文化建设体系不够健全。

三、责任落实,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

要强化非煤矿山安全文化建设,首先需要以责任落实来固化安全意识。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要形成以主要负责人为核心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层级的职责,并为各个基层单位配备专职安全员。

在整个责任体系中,始终要强化领导的核心作用,将安全管理责任逐层落实。要实现矿山企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责任网络体系。

四、教育培训,让安全理念深入最基层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凡是新入职的职工,必须经过全面的安全教育和特种作业教育培训,认真落实三级教育制度,经考试合格后持有上岗资格证正式上岗。

这样做可以确保职工具有安全防范应急能力,做到“四不伤害”。安全教育培训要深入到基层、基础、基本操作,在整个矿山企业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的浓厚安全文化氛围。

五、监察重点,推动安全文化落地见效

非煤矿山安全监察需要重点关注多个方面。证照资质与合规性是准入和合法生产的前提。

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现场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分级管控、应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事故与事件管理等都是督查的重要内容。

安全监察要聚焦重大风险,突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调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质量,注重现场实效。特别是要强化外包工程监管,关注关键环节,运用科技手段,坚持闭环管理。

结语

非煤矿山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结合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力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需要加快推进“四化”建设,大力推进中小型矿山要完成凿岩、撬毛、支护、铲装、运输等机械化改造;持续推进地下矿山主要作业地点实现“无视频不作业”。

要狠抓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强化重大隐患数据分析,落实重大隐患“四机制”,加强重大隐患调查处理。

更重要的是推动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实现矿山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这些举措不再停留在标语口号上,而是深入到了矿工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班前会的安全誓言、工友间的联防互助、家庭与企业的亲情联动、精准的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矿工都能懂安全、要安全、会安全、能安全,让每一个家庭都能享受团圆的幸福,让每一个矿山企业都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